让血管炎无处可逃——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检验科开展血管炎四项检测
您是否听说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ANCA的结果是否经常让您晕头转向呢?想象一下,当身体的守护者——免疫系统,错误地将健康的细胞视为敌人,发起无情攻击时,一系列复杂而棘手的疾病便悄然滋生,如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这些疾病往往症状多样,诊断困难,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巨大挑战。而ANCA检测,正是那把能够解锁这些谜团的关键钥匙。近日,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检验科开展新项目“血管炎四项”检测,就是我们俗称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ANCA)检测。
什么是ANCA?ANCA又与什么疾病相关呢?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对系统性血管炎、炎症性肠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非常重要的一项常规检测指标。
国际指南建议用间接免疫荧光法筛查ANCA,间接免疫荧光法根据荧光显微镜镜下形态可区分为胞浆型ANCA(C-ANCA)和核周型ANCA(P-ANCA)两种荧光模型,联合针对特异性靶抗原的抗PR3和抗MPO检测可将疾病特异性显著提高。
C-ANCA的靶抗原为蛋白酶3(PR3),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韦格纳(Wegener)肉芽肿,在韦格纳肉芽肿的特异性为约95%,系韦格纳肉芽肿的特异性抗体,且与韦格纳肉芽肿病情活动性有关。还可见于少数结节性多动脉炎,巨细胞动脉炎、过敏性紫癜患者。
P-ANCA的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也可见于多种系统性血管炎,主要见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和特发性坏死性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NCGN)等。也可见于结节性多动脉炎(PAN)、SLE、RA、SS。还可见于I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硬化性血管炎和溃疡性结肠炎。
此外,近年有研究表明,药物可引起患者ANCA阳性,较为常见的是丙基硫氧嘧啶引起的P-ANCA阳性,其特点是滴度高,靶抗原主要为(MPO),停止用药后,临床症状好转,ANCA转阴。
ANCA检测适用人群
1.不明原因的血尿或者蛋白尿患者,例如肾小球肾炎,特别是快速进展的肾小球肾炎。
2.不明原因的皮肤病变患者。
3.不明原因的呼吸系统病变以及血管病变的患者。
当高度怀疑ANCA相关血管炎或出现以上症状而怀疑此疾病时,应尽快进行血管炎相关检测,以尽快做出诊断,及早用药,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返回列表